《科學觀察》是反映世界科學發展態勢的權威學術期刊,主要利用定量方法對世界科學發展態勢和科學前沿發展動態進行觀察,為科學家提供視野更加寬闊的世界科學面面觀,為國家科技決策機構和科技管理部門提供科技戰略決策理論支撐和參考信息。
主要欄目:中國及世界科學發展態勢、科學前沿及熱點分析、專利分析、研究機構聚焦、領銜科學家、科學家訪談等。
2023年, 第18卷, 第3期
科學前沿
中國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挑戰☆
戴東旭
中國化學成像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挑戰☆
楊黃浩
中國有機光電功能材料化學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挑戰☆
蔣佐權, 裴堅
研究論文
化學十年:中國與世界——基于WoS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
丁潔蘭, 沈哲思, 劉小慧, 孫粒, 楊立英
[摘要] [目的/意義] 揭示中國化學領域在國際比較中的發展位置,診斷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問題,為我國科技政策相關部門制定該領域的學科規劃提供參考。[方法/過程] 基于科研產出的視角,以化學領域的WoS論文為數據基礎,運用文獻計量方法,從整體產出概況、高被引論文、重要期刊發文、國際合作、論文受資助情況、分支學科產出格局六個維度展開分析。[結果/結論] 研究結論顯示,中國化學領域在論文、引文、高被引論文的產出體量上均已位居世界首位,顯示出較強的規模優勢;但是重要成果產出效率,以及高難度重要成果產出力度與美國等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尤其在基礎原創性強、融合交叉性強的分支學科上差距更加明顯。
h指數開創性論文的引文擴散可視化
李杰, 宋東桓, 吳登生
[目的/意義]《量化個人研究成果的指數》是一篇關于 h 指數的開創性論文,該文的引文擴散分析對認識這一創新性研究的擴散和影響力有重要價值。[方法/過程] 基于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使用科學計量與知識圖譜的分析方法,對引用《量化個人研究成果的指數》的 5 506 篇施引論文從時空特征、作者分布、主題分析等方面討論了該篇論文的引文擴散特征;使用來自《科學計量學》《信息計量學》和《美國信息科學與技術協會雜志》的 9 519 篇論文,進一步對 h 指數在科學計量學領域的影響力進行了討論。[結果/結論] h 指數的經典論文自發表以來,在科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時間趨勢上呈顯著的線性增長,施引作者來源廣泛,涉及 102個國家或地區以及 3 922 個機構。h 指數施引論文主要分布在“信息科學與圖書館學”和“計算機科學與跨學科應用”領域,主題涉及“h 指數與引文分析”“文獻計量/科學計量與知識圖譜”“網絡分析與替代計量學”以及“期刊評價與同行評議”。在過去近 20 年里,該篇 h 指數開創性論文一直是科學計量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且已經成為科學計量相關研究的重要知識基礎文獻。
國內圖書情報領域智庫研究的主題演變和科研社群分析☆
葉爾達納·肯吉別克, 任真
[摘要] [目的/意義] 情報與智庫密切相關,圖書情報領域中與智庫相關的研究日益增多。分析研究我國圖書情報領域智庫研究的發展脈絡、主題演變和科研社群分布,可以為情報學理論方法推動智庫研究和智庫建設提供啟示建議。[方法/過程] 使用 SATI、CiteSpace 文獻計量軟件,對 CSSCI 中收錄的 941 篇國內情報領域中與智庫研究相關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梳理了關鍵詞共現網絡、關鍵詞時間線、主題演化路徑、作者共現網絡及研究機構共現網絡,探索了其研究熱點、主題演化歷程和研究趨勢,進一步分析了這一領域的關鍵作者和科研社群。[結果/結論] 我國圖書情報領域智庫研究的熱點是從研究國外智庫發展到研究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再到教育改革、創新驅動、情報流程,體現出我國智庫研究的幾個發展階段,揭示出我國智庫研究從借鑒國外智庫、到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再到高質量發展智庫的演變。當前的研究熱點包括向智庫提供各類情報的情報機構的轉型、基于大數據向智庫提供情報服務、情報工作參與智庫建設和建設圖書館智庫。建議在智庫研究中引入情報理論方法,在智庫建設中提升情報人員的技術能力。
基于文獻計量的科學文化研究概況及對比分析
葉青, 昌思晨
[摘要] [目的/意義] 科學文化研究在交叉科學領域越來越受關注,并在科學教育、科學傳播等領域發揮作用,厘清科學文化研究的發展歷史與現狀,探索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對于開展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等具有重要意義。[方法/過程] 基于 WoS、CNKI 數據庫中 1960-2022 年的國際、國內論文數據,運用 CiteSpace 軟件,從發文趨勢、國家/地區分布、機構合作及分布、作者合作及分布以及關鍵詞聚類等方面對科學文化主題下的核心文獻進行可視化的計量分析。[結果/結論] 對比分析發現:(1) 在論文數量方面,國際論文數量穩步上升,美國、西班牙和英國位居發文量前三位,中國排名第 8 位;國內論文數量波動較大;(2) 在合作方面,無論國際還是國內,機構之間及作者之間的合作都比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合作網絡;(3) 在研究主題方面,國際論文側重討論感知和理解科學、科學體驗、科學與生命健康、科學文化影響科技政策等;國內論文側重科學文化建設(如科學觀的確立、社會主義語境、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中國特色的科學文化話語體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