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業在產品力、傳播力雙雙落敗的情況下,不得已把渠道作為競爭的最后王牌,從而在三、四級市場占山為王。但僅靠渠道驅動,做山大王易,做天下大王難。這也是如今鮮有本土企業在一、二級市場做到第一的緣故。
這是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
文∕劉新華
企業里,銷售部歷來就是任性、囂張的角兒。這些年“渠道為王”的論點甚囂塵上,銷售部愈發“自鳴得意”了,薪水獎金高高在上自不待言,其他部門還都得唯其馬首是瞻,全心全意做好服務。
理由很簡單——每個企業都堅守這樣的信條:這是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企業發展和壯大的重擔,都得讓“渠道”一肩挑。在這些企業看來,渠道建設好,一好百好!渠道建設差,一輸百輸!
事實真是如此么?
邏輯上的荒謬
“渠道為王”一說,實在是天下之大謬!
這在邏輯上顯而易見:任何一個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至少有三個:渠道力、產品力和傳播力。這三種“力”都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渠道力”自然也不例外。
所謂必要條件,就是“無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渠道力很弱,鋪貨率很差,銷售好是“必不然”的事情。渠道力很強,終端能見度極高,但產品力不好,消費者一次嘗試后就不會重復購買,“未必然”成功;渠道力強,但傳播力不好,擺在深巷無人問津,渠道力再好也是白搭。
所謂充分條件,就是“有之必然,無之未必不然”。其意顯見,不再贅述。
“中國式”殺人有兩種:一種是“棒殺”,大棒直接打死;一種是“捧殺”,把你吹捧上天,高高落下而摔死。“渠道為王”一說,是典型的“捧殺”,企業或銷售人員姑且聽之就好,如果真當回事兒,死到臨頭還不知怎么死的,豈不冤枉糊涂?
僅限特定的歷史條件
或有讀者不解:你這般咬文嚼字,休想一棍子“棒殺”人!難道在某個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條件下,渠道就不能為王?
反詰有理,這完全符合辯證法的思考。
過去這十幾年,的確有“渠道為王”的特定歷史條件。因為在與跨國大企業頑強搏殺、拼命求生存的戰斗中,本土企業的競爭策略和手段無疑相對落后。
首先,短期內,本土企業在消費者洞察、了解消費者習性和消費態度、產品研發設計、生產技術上等“產品力”形成要素方面,無法超越跨國公司。
其次,在傳播力方面,品牌傳播對資源要求很高,大部分本土企業還沒有完成原始積累,沒錢也舍不得錢去搞品牌建設。同時,大多數本土企業對“品牌”還沒有琢磨透徹。什么是“品牌”,什么是整合行銷傳播(IMC),怎樣做“品牌健康檢查”,90%還是稀里糊涂。盡管我們常常也在吶喊要創造自己的民族品牌,但多數情況是半途而廢甚至無疾而終。
因此,在產品力和傳播力都落于下風時,本土企業要想活下去,惟有在“渠道力”上發力,祭起“渠道”這個唯一的法寶與跨國公司一比高低。
幸運的是,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本土的渠道結構和形態頗有“中國特色”:
1.中國渠道發育滯后,大多以傳統渠道為主(箭頭:即便到今天,在中西部地區現代化渠道占比還不到20%),渠道不僅長(箭頭:三、四級市場渠道長度多達四、五級),而且寬(箭頭: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就有三、四千個雞毛小店)。
跨國公司在這樣復雜、落后的渠道結構里面,撈不到半點便宜。因為這樣的渠道結構需要把營銷組織的重心相應降低到三、四級市場,并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地方武裝力量(箭頭:批發市場、車銷、集市、聯銷體……),這些都是跨國公司聞所未聞的新鮮事情。
2.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非常典型,三、四級市場消費力還在培育中,本土企業挾成本優勢大打價格戰而橫掃中低檔市場。三、四級市場的消費習性與城市迥異,幾乎自成一派,跨國公司苦心經營的品牌附加價值,在這里還敵不過降價一毛錢的誘惑。消費需求的價格彈性大、以及品牌意識淡漠的雙重作用,無形中加固了本土企業所構建的渠道壁壘。
正是這個“中國特色”,讓跨國公司在相當長時間里面找不到感覺,使得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依靠“渠道驅動”模式,建立了時間上的比較競爭優勢,從而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甚至還涌現出與跨國大品牌分庭抗禮的本土企業,娃哈哈就是個中翹楚。
綜上所述,本土企業是在落草為寇(箭頭:產品力、傳播力雙雙落敗)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不得已把渠道作為競爭的最后王牌,從而在三、四級市場占山為王。
但是,僅靠渠道驅動模式,做山大王易,做天下大王難。這也是到今天為止,鮮有本土企業在一、二級市場做到第一的緣故。
“渠道為王”時代將被終結
隨著營銷環境的演變,“渠道為王”(準確說是占山為王)的生態土壤,正在急劇“沙漠化”:
■ 現代渠道占比越來越高,尤其在沿海發達城市,現代渠道與傳統渠道幾乎平分秋色。而與現代化渠道打交道的智慧與能力,恰好是本土企業的弱項;
■ 經濟水平提升,消費所得提高,需求的價格彈性正在變小,本土企業的價格優勢正在喪失;
■ 通貨膨脹以及上游原物料漲價已經成為常態,企業的利潤空間壓縮,本土企業擅長的價格戰已窮途末路;
■ 跨國企業通過其全球品牌管理所建立的消費者忠誠優勢,正在蠶食本土企業的渠道優勢。很多跨國知名品牌成為消費者心中首選,消費者指名購買,反向作用于渠道,迫使渠道無條件屈服;
■ 海外大企業通過策略聯盟、兼并、收購等手段,已經悄然共享本土企業的渠道優勢。
這種“惡化”注定“渠道為王”時代將一去不復返。讓人憂心的是,很多本土企業對此渾然不覺,仍然奉強弩之末的“渠道為王”為圭皋,一心一意做溫水青蛙。更為可笑的是,不少跨國企業為了彌補短板,居然東施效顰鼓噪“渠道為王”。一時間,“渠道為王”的聲音充斥中國營銷界,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成為當今營銷最大的亂象。
走進新時代:“合力”為王!
如果批評之后沒有建設性意見,那批評就毫無意義。既然“渠道為王”時代將被終結,本土企業應該如何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
答案是:深挖洞、廣積糧、渠道緩稱王!
從經濟學的長期發展理論看,任何時間上的優勢,都只是比較競爭優勢,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無論本土企業,還是跨國大企業,只有不斷強化產品力、渠道力和傳播力這三個“分力”的“合力”,深挖洞、廣積糧,才能最終做天下大王,這是萬世不易的競爭之道。
筆者沒有絲毫否定渠道的意思,只是反對把渠道力、產品力、傳播力這三個“分力”割裂開來的機械論。這三個分力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很難說哪個為王哪個為臣。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硬要黃袍加身,那么筆者的答案是:“合力”為王!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駁斥了“渠道的本質是讓產品無處不在”這一論點,并提出了“鋪貨率—銷售量”的實際關系曲線(見本刊2012年第3期)。這里結合“合力為王”的思想,筆者推出該曲線的“精進曲線”(如圖1),以饗讀者。
實際曲線揭示的道理是:當我們埋頭苦干,將鋪貨率提高到“一次拐點”“b”的時候,鋪貨率邊際效應由正變為零,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將資源繼續用在渠道建設上,那么一旦進入“二次拐點”“c”,鋪貨率的邊際效應就變為負,這個時候雖然鋪貨率在不斷上升,但銷售量卻反其道而行之。
“精進曲線”揭示的道理是:當我們埋頭苦干到“一次拐點”“b”的時候,一定要抬頭審視,以免走入歧途。這個時候必須通過其它要素的改變,比如產品改良、產品重新定位、強化傳播、加大人員推廣、策劃主題活動等,來延長鋪貨率的有效生命,從而將“一次拐點”“b”延長到“b1”(從b到b1這段曲線的邊際效應仍然為正),這樣我們的渠道耕耘工作就會良性推進。
在明白了“精進曲線”的道理后,我們順勢推出鋪貨率的“逐浪上升理論”(如圖2)。該理論可以讓我們理性地、正確地向“讓產品無處不在”發起沖擊,這是渠道管理的終極目標,也是讓每一個從業人員無比興奮的事情。
該理論揭示的道理是:當我們的鋪貨率提升到“一次拐點”“a”、“b”、“c”時,我們必須牢記“合力為王”的思想,通過產品力、傳播力等其它要素的改變,“精進”我們的鋪貨率曲線,讓每一段曲線的邊際效應都為正,從而讓鋪貨率像大鵬展翅一樣,良性地逐浪上升,直至“讓產品無處不在”,而銷量也是翩翩起舞,芝麻開花節節高,不亦快哉!
編輯:陳思廷 chenst200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