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近日,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片子一經播出,短時間內引發全社會熱議和贊譽,同時“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網友自發創作的“舌尖”系列也開始在網絡上傳播。總導演陳曉卿認為,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出于對食物的尊敬,“我真是太愛吃了,沒有什么是我不愛吃的。能夠把吃和紀錄片結合起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心理解讀:
對中國人來說,吃可是一件大事,早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即便你是吃貨,想必有些和“吃”有關小知識你還不知道呢,趕緊來看看吧!
鼻子要和嘴巴爭功
夸一道菜,我們會贊它:色香味俱全。可見,品一道菜,不僅靠嘴巴,功勞也少不了鼻子的。我們吃飯時,味覺和嗅覺常常結為聯盟,共起作用。例如:捏住自己的鼻子,然后去辨別質地相似但味道不同的食物,比如蘋果和生土豆。或者把鼻子塞著去吃那些很難吃的食物,你會發現它們比平時好吃多了。
你是超級品嘗者嗎
你的舌頭表面布滿了味蕾,這使得舌頭表面起伏不平,而味覺感受細胞主要分布在味蕾。單個感受細胞對四種基本味覺酸、甜、苦、咸中的某一種反應強烈,而對其它味覺只產生微小的反應。倘若把人們的舌頭放到顯微鏡下看,就會發現人們味蕾細胞的數量大有差異。味蕾細胞越多的人,辨別微小和復雜味覺的能力就越強。作為吃貨,你的味覺偏好很可能源于你的味蕾多少和分布情況。
人是否有“腸腦”
腸道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所關注,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成人腸道的全長約為身高的4—5倍,如果把彎彎曲曲、充滿褶皺的腸道展開,其總面積可以達到200平方米,相當于一個網球場的面積。這巨大的表面積上,布滿了100萬億個、1000多種細菌,這些細菌連同周圍環境構成腸道微生態系統。人體的腸道絕不只是負責食物加工,還影響著人的心情和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控制人類以及某些哺乳動物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里面合成的。并且當我們吃可口的東西會感覺到愉快,吃了不可口或有毒害的東西則可能惡心、嘔吐。看來,腸胃好,才是真的好,吃貨的快樂是如此有根有據。
你是吃胖的嗎 吃貨們常常擔心自己的體重,同時對那些怎么吃也不胖的人,真是羨慕嫉妒恨。大量的證據表明人天生就有胖與瘦的傾向。比如雙胞胎的體重往往有極大的相似性。有研究分析說,這是由于人體燃燒熱量的速率很大程度是可遺傳的。有些人天生就能通過日常活動輕輕松松消耗大量熱量,而有人卻做不到,一旦多吃體重必然徒增。此外,當我們胡吃海喝的時候,會有信號提示大腦脂肪堆積在身體里,你應該停止進食了,如果繼續進食,就有可能肥胖。吃貨們得到了吃的歡喜,而吃完容不容易發胖,則要聽天由命了。(本資料由“中國科普博覽”http://www.kepu.net.cn提供)
|